教育是中國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中國的豆腐渣工程很多,如:水庫放一次水就被沖跨的大橋,用了一年就坑坑窪窪的國道,地震一震就倒的 教室,等等。這些工程都是有形的、看得見的豆腐渣工程,正因為其有形所以其危害也就顯而易見,一目瞭然。

可是在中國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無形的豆腐渣工程,卻因為無形所以其危害就不太容易被廣大公民所發覺,但事實上這些多如牛毛的 「無形」豆腐渣工程對民族的傷害不僅僅更加巨大,而且流毒深遠、貽害無窮。在所有的「無形」豆腐渣工程中,教育是當之無愧 豆腐渣之王。

為什麼呢?本人作為一名有10年教齡的教師,一直在觀察思考中國的教育倒底是生產些什麼樣的產品(學生),怎樣生產(教育)這 些產品的?結果,知道的越多越悲觀,越想越絕望。中國的教育不是在提高學生的素質,而是在毀掉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未來。

一、升學率決定一切,中國教育只為分數

中國教育的元規則:有分數才有升學率,有升學率才有政績。

大約從2003年和2004年開始大張旗鼓地搞素質教育了,當年曾有不少社會人士為教育部要搞素質教育而歡呼,以為中國從此就 可以培養出愛因斯坦了。這些人全是**,以為掛個羊頭這個肉攤從此就賣羊肉,天真。事實是現在的應試教育搞得比以前更加過分,我 們老師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就有感慨:搞素質教育之前,分數是我們追求的主要目標,現在是唯一目標了。為什麼呢?因為過去是高考決定一 切,現在依舊是高考決定一切,而且學生的學習負擔更重了。

衡量某個市某個區或某個學校的工作成效從來都只有一個標準:升學率。

名校比重點率和清華北大人數,一類校比本科率,其他學校看都沒人看。為了出政績,教育局領導只管升學率;為了出政績,校長只管 升學率;為了拿獎金,老師只管平均分。某個老師所教的班級如果分數上不去,年級長會來找你;某個年級如果分數上不去,校長會來找年級 長;某個學校升學率上不去,教育局長會來找校長。再加上現在的新教材知識點比以前的老教材更多,比如高中政治,以前老教材 大約要學生掌握200個知識點,而現在的新教材要學生掌握260個知識點,負擔不是減輕而是加重了,老師為了分數只能更加殘酷地壓迫 學生。

整個教育體制不變革,修改一下教材就敢自吹自擂是素質教育了,估計全世界只有中國對教育的認識這麼淺薄。

二、學生只是官員陞遷的工具

說來說去,又要說到政治體制。中國的官員是任命制的,下級官員的權利來自上級,對上級負責、討上級歡心是其必然。中國的教育系 統官員同樣如此,校長是上級任命的,學校裡的老師工次獎金是校長決定的。這種體制運行的結果必然是老師們只考慮校長需要什麼,校 長們只考慮教育局長需要什麼,根本不會去考慮學生的健康成長倒底需要什麼。

官員由上級任命的政治體制,只會使下級圍著上級的利益轉,而把教育的真正服務對像——學生——置之度外了。不僅在中學階段如 此,中國的大學更是如此。人家外國大學的校長是由在校的學生、教師以及全世界的校友投票選舉出來的,我們是教育部任命的。中 學的校長是一心一意為教育局長服務的,大學的校長是一心一意為教育部長服務的,部長一心一意為烏紗帽服務,學生只是官員陞 遷的工具而不是服務的對象。

一個把學生當成官員謀利工具的教育體制,能教育出全面發展的學生?天知道。

三、中國的教育扼殺自由與愛

曾有幾個台灣學生在我的學校學習,恰好就在我的班級裡。對於台灣學生本人印象極其深刻的地方有兩個:1、對中國傳統文化心存敬 畏,非常尊重本民族的聖賢,寫正體漢字;2、見到老師每次都會鞠躬。但是太遺憾了,一個學期之後這些台灣學生見到老師都不鞠躬了,被 大陸的教育給同化掉了。

自由是社會正義的基石,一切創新的前提條件,也是人類幸福的必備要素。然而我們中國的教育幾乎可以說從幼兒園開始就把「扼殺自 由」當成追求分數的重要輔助手段,為了分數,必須讓學生做大量的作業(題海戰術——教師提高學生分數的最有效也最省事的手 段,反正這種教育體制下的教師只要考慮學生的分數就行,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必須嚴格限 制學生全天全周的時間安排,看到學生每天的作息安排表,我覺得連洗衣服的時間都沒有。每天都陷在大量的重複的題目裡,沒有時間娛樂, 沒有時間談戀愛,沒有時間思考人生。因為他們只要不做好,老師只會告訴他們一件事:你這樣下去成績會很差啊。

我本人也是從這種教育體制下教育出來的,我現在就在反思這一生在中學階段倒底得到了什麼。似乎什麼也沒有得到,沒有娛樂、沒有 戀愛、沒有鍛煉、沒有……。唯一得到的就是一張大學通知書,可是這張通知書似乎對我的命運沒有什麼改觀,在寧波我只是一個 有大學文憑的民工而己。

中國的學生不僅沒有自由,而且還必須接受沒有愛的教育。書本裡面全是歌功頌德,全是偉人的足跡,而見不到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與 困苦,見不到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全在講述一種虛構的幸福生活。這種書本能教育出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學生?天知道。

四、重點學校實質是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

中國每個省市縣都喜歡搞所謂的重點中學,理由說起來頭頭是道,什麼財政不足,優質師資缺乏等等。這一切理由都是騙人的,財政不 足與學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機會和條件是兩回事。重點中學其實就是教育局的官員們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搞出來的形象工程,領導來了,總要弄 個好看的地方落腳拍照。而地方官員到省裡去做工作匯報的時候也可以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重點率擺擺門面。比如我們寧波的寧海一中,一問 重點率,哇,94%以上!幾乎個個都上重點,可是學生的總數呢?高中三個年級總共才1400個學生,全寧海的高中生有好幾萬,全 體寧海學生的重點率是多少?

其次,這種搞重點中學的做法是一種打擊大多數學生的自信心的做法,除了在重點中學學習的那千把個學生,還有更多的是 進不了重點中學的普通學生,在這種把學校分級的體制下,學生本身也被分級了,好學校的是好學生,差校的必然是差生,鼓勵了 1個卻打擊了另外9個,教育難道只是為了那少部分的極少數「優生」?而且在中國的分數至上的教育環境下,這些進入重點中學 的優秀學生最終也學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他們只是考試機器,而不是有血有肉的在精神指導下成長的人類未來。

總結,沒有自由和愛的教育就是愚民教育。這種教育體制下,中國的希望在哪裡?全民族的退化恐怕是唯一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