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溫州商人和浙商獨有的經營手段
 
溫州商人的攻伐謀略

溫州人多地少,決定了他們只能向外拓展,不斷尋找一個個新的生存空間。也因此,溫州商人在全國散佈最廣,南至三亞,北到漠河, 西抵拉薩,東臨青島,到處可見溫州人的蹤跡。最初,他們以手工為主要的謀生手段,如理發、補鞋、裁縫,一個個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來北 往。後來,他們發現各地時常會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紛紛開闢新的商場或商品集散地。每到這時,散兵游勇們就聚到了一起,出謀 出錢出力,一定要在競標中拔得頭籌。

也因此,在全國很多城鄉都有以溫州人為主的商場或商品一條街。有的一個企業就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銷點、辦事處,將 溫州人的商品意識傳達給當地,輻射到周邊。目前,在巴西、南非、歐洲、美洲都出現了新的溫州人經商的網點。

溫州人的攻伐之術的特點是:集中強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後從家鄉搬來很多願意經商的「兵勇」,安營紮寨,守住陣地,除 非是市場衰落,否則絕不後撤。可以說,這是運動戰和陣地戰的巧妙結合。

審慎的市場定位

溫州老闆有個特點:年輕,頭腦活,能準確地進行市場定位,而且決不在一棵樹上吊死。見到什麼市場前景好,認準了立即調轉槍口投 資。一個溫州老闆在他的投資生涯中可以涉足數個不同的領域。現在的溫州老闆沒有不敢投資的行業,只要能帶來利益,沒有不敢 去投資的地方。

葉世光是前年到南京投資的,當時看重的是南京眾多的人才以及南京人的厚道。但投資什麼,心中無數,他注意到,當時南京的飲食、 休閒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費,瞭解他們的投資額和消費結構。與此同時,他看中南京城南鬧市區夫子廟一幢在建的高樓,並多次與 該樓發展商洽談租賃事宜,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行業,因為他感到消費熱點一定是投資熱點,往往市場越火,投資越要謹慎,恰 恰是在需求和市場的空當和矛盾中發現新的經濟生長點。

就在他想開辦公司租房子時,他注意到當時南京辦公房難租到,價格也高。於是,他決定投資數千萬元開發中低檔的商務中心。這一招 果然擊中市場要害,他的諾亞商務中心建成後,由於市場定位準確,一經招商,立即吸收了許多中小公司認同入往,幾年來,出租率始終保持 在95%以上,與此相對應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檔寫字樓因為租金太貴而閒置。

快狠準的拼搶速度

1983年春節,一位溫州華僑從美國家裡打來電話:「美國警察總署消息,美國警察要換服裝,34萬人,需要68萬副標章,每人 兩套就是130多萬。你們可不可以做?」兩個溫州個體戶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國,向美國警察總署長闡述意向。美國人認為中國人不可能做出 一流標章,兩個溫州老闆說:請你們派兩位專員到我工廠去看一看,費用我們全包。」也許美國人有「白去,誰不去」的心思,兩位警察署專 員來溫州,工人當場表演了從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鐘的過程。

幾天後美國人帶著100副樣品回去了,美國警察總署的頭頭們一看,價格只是美國軍工廠的1/2不到,而且不需要定金,68萬元 的買賣立刻成交。溫州人如法炮製,做成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標章的生意。

溫州老闆搶佔市場的速度確實令人叫絕,往往是頭一天打聽到某個商機,第二天就能拿到訂單。「搶」字點明了溫州老闆做生意的一大 風格。

浙商成功八大因素:

第一,浙商是被閉塞和貧窮的環境逼出來的。

第二,浙商善於學習、忍受與吃苦。上海市委書記到浙江考察以後,概括了一句話,他說浙江人很厲害,浙江人是做得了老闆,住得了 地板。沈玉龍認為,皮肉之苦還不算苦,最苦的是人格之苦。浙商的成功必須以忍受人格之苦為前提。當時的浙商沒人看得起,甚至是侮辱。 但是浙商可以忍受,為了自身的事業,為了賺錢,什麼都可以忍受。

第三,無路可走,從小生意做起。雖然浙江沒有大工業,但是浙江把小生意做到了極致。比如,溫州的鈕扣市場,有幾萬個品種,銷售 量可以佔全國市場的75%以上,占世界的40%以上,而一個小小的鈕扣的利潤,幾厘錢不到,卻可以做到這個地步。現在,浙江形成了門 類齊全的小商品世界,如果其他地方再發展這個小商品市場是不可能的。另外,小生意的產業配套做得相當到位。

第四,浙商做生意從來沒有定式,怎麼掙錢怎麼做。沈玉龍舉例說,風靡全國的溫州電烤雞。溫州人沒有吃過電烤雞,怎麼有這個呢?就 是他們賣烤箱的,一不小心把這個雞放到裡面,發現非常好吃,就弄出來電烤雞,風靡全國。沈指出,如果套用成熟公司的營銷方案做這個生 意,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第五,市場在外,主動開拓。沈玉龍說,如果把浙江人生產的東西賣給浙江人,從來賣不掉,浙江人自己不買浙江人生產的東西,浙 江人的東西就是賣給浙江以外的地區。北京百貨公司的鞋子和服裝,30%以上是溫州貨;上海百貨公司一樣,服裝、鞋子40%以上是浙江 貨。浙江的市場競爭太厲害以後,造成浙江市場外溢。

第六,專業的聯合。所謂市場,就是一個無形的集團公司。一般組建集團是通過產權形式組建一個大的集團公司,比如中石化、中石油 等等。在沈玉龍看來,浙江的義烏市場,海寧的皮革市場都是無形的,最有生命力的集團公司,是符合中國市場條件和國情的集團公司,每個 人都對自己負責,每個人都對行業負責。

第七,不重形式,重操作。在浙江少有轟轟烈烈的公司搞轟轟烈烈的活動。浙江企業強調平穩、紮實、有效性,不求青史留名。

第八,管理上追求簡單。浙江的企業盤活在機制上,很多企業家和專家經常講一個概念,現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在沈玉龍看 來,它實際上是錯的,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人才的競爭,本質上,是體制或者是機制的競爭。浙江企業盤活人最有效的形式就 是無底薪加提成,上不封頂,下無底線,所有的工作每個人都是算賬的,每一個家庭作坊,每一個小企業都是對自己負責。雖然義 烏小商品市場是一個大集團公司,實際上,每個人和每個攤位都對自己負責。

正因為如此,可以把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甚至無法想像。沈玉龍說:「浙商用簡單的管理解決企業很痛苦的市場問題,一個人只有充 分的積極性,沒有後顧之憂地去從事他想從事的、喜歡做的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