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人的奴性
 
 

中國人的奴性始於何時,根源在哪?

恐怕沒人知道,也無從考究,只能說是淵源流長。

但這奴性卻深深根植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印在我們的骨裡,透在我們的髓裡。

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乃至當今社會,無一不處處體現這一奴性。

有這麼一則小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一個奴才因犯了小錯被主子一頓暴打,奴才大呼小叫:主子打人啦,要出人命啦。結果引來一群旁觀者,紛紛打抱不平指責主子慘無人 道。主子在眾人的憤怒下一時不知所措,丟下鞭子,欲抱頭鼠竄。這時,奴才見主子遭眾人圍攻,毅然挺身而出,呵斥眾人:主子 教訓奴才乃天經地義,關你們鳥事。眾人一時無語,作鳥獸狀。於是,主子和奴才皆大歡喜,相攜而去。

不想說太多的道理,中國古時候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說,既然命都是主子的,奴才們受苦受難又算得了什麼。

凡事均要看主子的臉色行事,主子的一句話,奴才們便三呼萬歲,三拜九叩,不惜奴顏婢膝,為的就是討主子開心,一切視主子馬首是 瞻。早已忘記了還有個自我,楞是沒把自個當成個人。

主子偶爾打賞奴才們一根肉骨頭,奴才們便喜樂滋滋,心滿意足,願效犬馬之勞。而主子不高興時的一頓暴揍,奴才們也會心安理得地 接受,惹主子不痛快,自然全是奴才的錯,受苦是奴才們的本性使然。

奴才們的觀念天生就是苦命,命中注定是要受此磨難的,只有認命。

奴才們習慣了有主子的生活,認定他們的命就是主子給的,他們的生存空間就是主子賞賜的,沒有主子便沒有一切,把自己的一切寄托 在主人的仁慈。

殊不知正是他們創造的財富養活了這些所謂的主子。

奴才們創造財富,主子們則分享財富。

在奴才們眼裡這太正常不過了,誰叫人家是主子,我們是奴才,奴才們不就是為主子服務的麼。
於是日復一月,月復一年,年年月月,一 代一代傳承下來,不為別的,就為了苟延殘喘地活著。

幾千年的發展已經改變了社會,但幾千年的進化卻沒能改變我們骨子裡的奴性。

不寄希望去改變這些奴性,只是希望少些奴性。

我們可不可以做個自我。我們還真的有下輩子嗎?

難道我們還要把這奴性繼續傳給我們的後代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