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不可能致富



理財就是種田!記住這句話,因為這很重要,只要搞懂農夫種田之道,那麼掌握理財訣竅也就十拿九穩。底下嚐試以此分 析三個重要的理財觀念:

  

第一、農夫種田不可能揠苗助長、一夜收成,而 必須花時間等穀物成熟。

投資理財跟種田一樣,需要靠時間來累積報酬率,投資人必須耐心等待股價上漲或基金增值,因為我們不可能光想要買到 三天連拉三根漲停板的股票,也不可能冀望一次就投資到一年淨值翻三倍的基金。因為這種速成的行為叫賭博,不叫投資。

 

第二、農夫有兩塊田,一塊是門前廣大的稻田,一 塊是後院小小的菜園。

現代投資人也一樣,有上班本業與業外理財的差異。稻田是農夫的本業,早晚辛苦耕作,為的是一年可以有固定的穀物收 成;菜園則是農夫的業外投資收益,是清早與傍晚花點閒暇時間澆澆水、拔拔草的行為,為的是讓餐桌飯碗裡多點開胃小菜。

 

上班族作投資理財也是這樣的,現代人最大的現金流量收入並不是投資行為,而是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的職業,因為有了 固定職業,每個月老闆才會在固定時間發固定的薪水給我們,這就跟稻穀一年有定期、定額的收成量是一樣的。

  

投資理財行為僅只是我們後院裡的一畦小菜園,是下班時間才能進行的資金調度行為。也就是說,不管你是投資什麼商 品,都不該利用上班時間進行,而必須下班後輕鬆為之,以不耽誤本業為最高指導原則。

 

第三、菜園與稻田的配置比例要正確。

農夫的菜園小、稻田大,才能讓每年的收成量維持最大的效益,上班族投資理財也該是這樣的,必須把更多的心思配置到 上班時的本業競爭力上頭,而不該是投資理財的知識。因為本業競爭力提升,薪水成長的幅度絕對會遠比菜園蔬果增值的幅度。

 

70%以上的資源與時間投入職業收入的提升上頭,再把30%的資源與時間拿來努力投資理財,這才是正確的理財之道。從結果來說,也是這樣的,你 一年70%的收入應該是倚賴上班族的薪資所得,而只有30%來自於投資理財。

 

但是,可千萬不要小看這30%的投資收益,只要你掌握正確的菜園經營 之道,每年30%的理財所得,透過經年累月的貯存,就會讓倉庫豐饒,讓年老力乏,無 法耕作的晚年生活依舊衣食無虞。

理財不可能致富

 理財不可能致富?看到這樣的標 題,你可別嚇一大跳,因為我說的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很多人希望透過投資理財來成為大富翁,甚至想要一夜致富。我勸你儘早放 棄這樣的打算。

 理財是理財,致富是致富,這是兩 件互有交集,卻不是百分之百重疊的圈圈。不要把「理財」與「致富」畫上等號,這是這篇文章要講的重點。

 一夜致富,基本上就是個大錯特錯 的觀念。而透過穩健理財,透過時間複利效果來「致富」,其實也不對。別誤會我的意思喔,我說的是透過理財來「致富」,這個觀念不對,不 是說穩健理財不對。

 透過時間複利效果來創造財富,有 兩個著名例子。一個是印地安人,一個是最善於利用時間的富蘭克林。

據說,印地安人在1626年將紐約曼哈頓島賣給荷蘭人時,售價換算目 前市值只有24美元,因此印地安人後來向美國政府抗議,認為剝削原住民。可是 有人搬出「複利效果」辯稱,如果24美元存到銀行堙A透 過當時定存約7.2%的報酬率計算,三百多年來,印地安人早已創造了3.3兆美元的龐大資產。

(所以是印地安人不懂理財,所以無法致富囉?)

再來看看理財達人富蘭克林的故事。據說富蘭克林在去世之前留下5000美 元給波士頓市,並囑咐一百年不動,讓這筆資金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發揮錢滾錢的效果。歲月匆匆,經過了一百年的時間複利,這筆捐款已累積 成42萬美元,足足膨脹了84倍 之多!

(所以時間複利是創造財富的重點,對吧?)

 這兩個案例都是對的,也都是真實 的,但問題是,印地安人不可能活到380歲,也沒有一個人像波士頓市政府一樣,能 存活一百年以上,所以,沒有一個印地安人能摸得到3.3兆元的財富。

 即使是理財達人富蘭克林,也無法 活著看到他的5000美元變成了42萬 張美元,即使那些美元鈔票上頭都印著他的肖像,富蘭克林也無法重新享受數鈔票的樂趣。

 我要說的重點是,沒有一個進棺材 的人,能看得到滿山滿谷的財富。也沒有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會願意在「青春」與「鈔票」的兩個選項之中,甘於捨棄前者而樂於勾選鈔 票。

時間是寶貴的,它寶貴的是在當下。所以,你若想致富,要懂得活在當下。

 那麼理財的重點是什麼呢?理 財只是確保你的每一個明天醒來的時候,你都能活在當下。也就是說,你若能每天都餓不死,還能吃得很好,並活得很快樂,這個能確保你衣 食無虞的物質來源,才是理財的重點。

 理財,不是拚老命的在囤鈔票致 富。財富要靠時間來累積,但你若失去了今天的快樂,那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這才是投資理財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