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有講究的四類麵條:北京炸醬麵(好的炸醬麵在老北京人的家裡,在平頭百姓的院子裡)、昆山奧灶面(周莊還沒有出名的時 候,昆山的奧灶面就已經聞名遐邇)、蘭州牛肉麵(最具特色的經濟小吃)、陝西biang-biang (邊邊面)面在陝西關中地區,流行吃這種像褲腰帶的麵條,寬約二、三寸,長度在一米上下)。麵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的「煮 餅」、魏晉的「湯餅」都是麵條最初的叫法。麵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
面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建議大家,不應為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 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麵條最適合中午吃,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變成 400克。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麵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麵 條就是這種有益的原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而 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麵則不利於消化吸收。中午吃麵才符合俗語說的「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
炸醬麵是北方,廣大群眾最喜愛的傳統美食之一味道濃郁,開胃營養。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從中醫上講,炸醬的豬肉丁 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所以炸醬麵特別適合秋冬季作為潤燥的食物來食用,但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 宜多食。
日常生活中,北方人吃麵形成了固定的套路。炸醬麵: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 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這時,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講究的則是裡脊丁炸醬三鮮(蝦仁、裡脊、玉蘭片)炸醬 等,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
北方人從小就吃炸醬麵,做的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我就向村民介紹一種炸醬麵的做法:
主料:六必居干黃醬1袋,天園醬園甜面醬半袋,去皮五花肉半斤
配料:花生油 蔥花(也可加姜蒜) 大料(八角) 料酒 西紅柿(番茄)一個 (愛吃香菇的可自己換材料)
製法:
1、五花肉切成0.5厘米見方的小丁;(嫌麻煩就買現成的攪肉吧)
2、蔥切碎末;西紅柿切小丁(同肉丁大小)
3、鍋內倒少許油,大料蔥末(留出一部分蔥末待用)爆香鍋底後放入肉丁煸炒,肉變色後放入少許料酒,出鍋備用。
4、鍋洗淨燒熱倒油,隨後放入干黃醬和甜面醬,小火翻炒至醬混合均勻,加入西紅柿丁和炒好的肉丁,不斷攪拌,以免糊鍋。熬至醬 汁粘稠,撒入餘下的蔥末拌勻即可出鍋。
可根據自己喜好的口味準備菜碼
1、黃瓜洗淨,切絲;
2、豆芽洗淨,分別用開水焯一下,撈出過涼水後瀝干水分;
3、白菜切絲,用開水焯一下,撈出過涼水後瀝干水分;蘿蔔切絲。
煮麵的方法;
最地道的應該用手擀面,不過現在為了方便,都買現成的麵條。煮麵的水要比較多,放一些鹽,這樣面煮的時候不會粘連在一起,面不 要煮的太爛,點3次水就差不多了,有一點點生,有咬勁最好吃。夏季麵條煮好了,開冷水,沖掉麵糊,這樣涼爽潤滑好吃。舀一勺炸醬,與 麵條拌勻,配上菜碼享用。
(注意要點)
1、干黃醬和甜面醬的比例為2:1,炸醬時不需要放鹽,因為干黃醬的鹹度足夠了。( 沒有黃醬直接用甜面醬也可以。)
2、炸醬的時候火不能太大,要小火慢慢熬製,並不停的攪拌,以免糊鍋。
3、炸醬出鍋前加入蔥末,可增加香味。
4、炸醬可以一次多做一些,裝在密閉的容器裡,放入冰箱冷藏,下次吃的時候就方便多了.您老幾位要是看好了今晚不妨就試著做 作,保你吃完了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