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孩子何必掉眼淚:給予犯錯的空間
作者﹕黃金源 (特教博士,兒童問題諮詢專家)


吹毛求疵是父母管教子女最容易犯的錯誤。愛之深、責之切是一般父
 
母的心情。父母們常恐懼孩子成長過程中,學壞了任何一點點不好的
 
行為,會貽害終生。因此,父母在管教子女時,常常是無微不至的批
 
評。但是其子女每日醒來,則需面對永無止境的責罵。
 
 
吹毛求疵的父母忽略了一個事實:十全十美只是一種理想,而非現
 
實。十全十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做父母只要稍作自我檢討便
 
知:父母自身亦有一大堆缺點,人生何嘗完美?父母自身是一成熟的
 
個體,都無法完美,為何要求子女十全十美。孔子的弟子顏回,因為
 
他不貳過,便被尊為亞聖,可見聖賢也會有過錯,何況人非聖賢,熟
 
能無過?因此對孩子的過錯應善加區別,重要的才強調,不重要的不
 
妨忽略。對孩子大多數的行為問題,最好視而不見,留給孩子一些犯
 
錯的空間。
 
 
筆者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利用聖誕節半價促銷之機會,買了一個一克拉
 
的鑽戒,興沖沖地告訴友人,想不到那位友人竟然脫口而出地說:
 
「二千元的鑽戒有什麼好!」我立即說明這鑽戒無論是色彩、切割及
 
亮度都是一流的。那位朋友竟不屑一顧地說:「唉!如果你用高倍顯
 
微鏡看,一定可以找到瑕疵。」
 
 
其實,任何漂亮的鑽石,若用高倍顯微鏡來透視,大概都可以找到瑕
 
疵,人何嘗不是如此?然而在這不完美世界中,每個人才有奮鬥的空
 
間。
 
 
一味吹毛求疵地管教子女,會有下列的副作用:
 
1、吹毛求疵容易引起子女反彈,甚至積怨在心,破壞了親子關係。其
 
實當親子關係良好時,子女若有任何犯行,只要父母輕輕的給予點
 
醒,子女便會立即改過。相反地,若是親子關係不良時,父母任何善
 
意的指導,都可能惹起子女的重大反彈。
 
 
2、吹毛求疵有狼來了的效果,當孩子有重大行為問題時,各種管教方
 
法易失去效力。因為吹毛求疵的批評責罵容易混淆「何者重要?何者
 
不重要?」常常吹毛求疵的父母,當他們採取任何管教行動時,子女
 
必然會覺得:那張破唱片又再播放了。
 
 
下列幾個父母們常提及問題,反應吹毛求疵的反效果。吹毛求疵不僅
 
不會使子女更完美,反而是變得更糟糕。
 
 
1. 父母:「我的孩子不怕罵,為什麼?」
筆者:「因為你一開口就罵,誰願意聽?」
 
2. 父母:「我的孩子都不怕打!」
筆者:「因為你孩子的皮被你打厚了。」
 
3. 父母:「我的孩子原來發音不清,找語言治療師作語言矯治,結
 
果現在一句話也不說了。」
 
筆者:「因為語言治療師一再指責其缺點。」
 
 
給孩子犯錯的空間的另外的一個意義是:當你的孩子的偏差行為很多
 
時,你不要嘗試修正兒童的所有偏差行為,因為這樣做不容易成功。
 
 
比較明智的作法是:選擇2-4項影響將來較大的或較嚴重者的偏差行為
 
來處理,其它的偏差行為暫時予以漠視不理。等所處理的行為較進步
 
後在處理其它的偏差行為。這種只選擇少數行為優先處理的作法,可
 
適用於過動兒,或其他有嚴重行為問題的兒童。初任教師或初接一年
 
級的老師,也可使用此方法來作班級經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 秜涓 的頭像
    吳 秜涓

    吳 秜涓的部落格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