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獨自老去~四個女人的故 事

 

● 陳月里 ● 畫家 ● 八十四歲 
● 獨居二十四年 ● 台北縣汐止

陳月里年輕時靠自修考上秘書學校,並在當時人人稱羨的外商公司工作。 生活隨處都是陳月里畫畫的題材,這是和女兒外出喝茶時畫的作品。
(陳月里提供) 
   

不論晴雨,陳月里都會出門寫生,畫畫時神情專注。

 六十歲那年,阮尪往生,沒掉一粒目屎,只覺得一 口氣。 二十歲嫁給他,他不養家,還在外面交其他查某。三天二頭沒飯吃就算了,為了躲債,整個台灣躲透透了。阮受日本教育,只知逆來 順受,也不知道生氣。
有次,他要帶阮去坐火車環島,阮好高興,帶著幾本小冊子,沿路畫風景素描,幾天後回到台北,他卻說,出去玩的那筆錢是 公司的資遣費,沒其他的錢給你養家了。還好,這趟出去我第一次畫了這麼多畫才沒那麼難過。

從此,畫畫的念頭就一直在我心裡。阮尪覺得女人做家事照顧小 孩就夠了,反對畫圖,只好每天躲在廚房裡,趁做家事的空 閒,坐在廚房偷偷畫。

好不容易,他死了,搬到淡水租一個小房間,整天寫生、畫 畫,要畫多久就畫多久。一九九○年第一次開畫展,畫全就賣光,現在想起來,還會興奮到皮挫, 人生第一次覺得這麼快樂。從六十歲開始到現在,每天都出門寫生,不管透風落雨。

怨夫拖累

這幾年,身體狀況不好,但畫畫的習慣還是沒變,只是體力愈來愈差,有時候煮完 飯,就直接睡著;追不到垃圾車,只能讓垃圾堆在陽台等女兒來收。

有次,鄰居發生小火災,膝蓋不好,根本沒辦法逃,但很 平靜,若真的要死也沒辦法,看得很開,反而是鄰居在門口一直喊,要等我一起逃,最後只好跟著跑。

個人在外面畫畫,常有人問我:妳的小孩怎麼不照顧你?被問到煩了,乾脆晚上再出來畫。女兒一直找過 去住,但少年時,沒有給小孩好的環境,老了也不好去打擾他們。

老是一瞬間的事,有天醒來覺得全身好累,累到連筆都拿不起來,我常常忘記眼鏡 放在哪,連假牙也忘了,但不曾拿起筆,那一天,氣自己變老了,我開始怨阮尪,他拖累了 我大半輩子,如果沒有他,不知道可以再畫多少畫。

那一刻,我發現原來我也會生氣。


秀喪夫後,靠著演戲走出傷痛,談起戲劇,眉飛色舞。

也想軟弱一下

● 李秀 ● 演員 ● 七十四歲 
● 獨居十四年 ● 台南市

有一次我演死人,身體被蓋上往生被,突然被推進太平間,空氣一下子好冷,天 啊,原來死是這種感覺。我五十八歲開始參加老人劇團,後來接了很多廣告、電視、電影。

我不喜歡做家事,婚後為了照顧 先生和小孩,硬著頭皮學。我什麼事都攬在身上做,先 生工作要輪調常要搬家,他什麼也不管,還忘記搬到哪,常打電話問我:「今天要回哪家?」我出門旅行一個月,衣 服晒了一個月都沒收。真是氣死我了。為何嫁給他?誰教他長得帥嘛

氣歸氣,十四年前,他車禍過世,我幾乎崩潰。還記得獨居的第一天,醒來聽到樓下的摩托車的熄火聲,還當作他運 動完回家,急著去開門,走一半才想到他已經不在。那陣子,聽到腳步聲、摩托車聲甚至是隔壁的開門聲,都會 以為他回來了。

還好,女兒幫我報名老人劇團,我把和 先生的故事寫成劇本,看著舞台上演著我的故事,突 然覺得心中那個傷心的情緒被人瞭解了,不那麼痛了。現在通告好多,有時候一個月要拍二十天的戲。

在劇團裡的演出,李秀被導演稱為「戲精」,但她說,只是在演自己的生活。

 

李秀成長在一個優沃的家庭,直到十三歲還是傭人替她洗澡。

女兒查勤

女兒天天打電話來「查勤」,叮嚀我不要吃肥肉,她講她的,我還是吃我的,我不 喜歡運動,喜歡吃肉,很不健康,但活到這把年紀也夠本了。若說有什麼缺憾,就是年輕時太 逞強了,什麼事都幫小孩和老公做好,女人要適時示弱。我就是對老公太好了,來不及讓他疼,他就走了。

不過,如果不是個人的話,我也不知道原來自己會演戲,我 從來沒想過會有一個人的一天,但過久了,個人也不錯。我兒子找我去住,我說不用,這樣比較自由。

現在有時候醒過來,還是有錯覺,好像先生像往常一樣,出門前在我耳邊輕輕說: 「秀子啊,我要去運動了喔。」他剛走時,每次「聽」到就心痛。現在我心裡跟他回話:「我現在過得很好,還 捨不得走,我已經在你的墳邊買了一塊地,時間到了再去找你。」回完,心情很平靜,我又翻 身繼續睡。


  獨 居的王滿嬌日子過得很充實,早上打球,下午泡三溫暖,餘時間還忙著學電腦。

 

人生不能等

● 王滿嬌 ● 演員 ● 六十七歲 
● 獨居二十年 ● 台北市

王滿嬌18歲剛進入演藝圈時拍的 第一張「明星照」,用來分送影迷。(王滿嬌提供)

四十七歲時,我先生過世,那時候很多人才意識到:原來我沒有正式結婚,我的小 孩也是婆婆養大的,個人的日子,對我從來不是什麼困難。

我和連方瑀同年,也都是中國 小姐出身,她是為人而活的貴婦, 我是任性為自己而活,這可能是跟我從小就獨立有關。七歲開始媽媽就臥病在床,我只要打理自己,還要照顧 她。家裡有病人,也就不愛待在家,整日往外跑,十一歲就一人搭火車環台,沿途住親戚家。

我很小就知道,個人要安排很多事情,日子才會有趣,沒 事做的日子,會陷於一種無止境的等待。我很討厭等的感覺,所以獨居後,我幫自己安排很多事,又跑去大陸投資生意。

喜歡熱鬧

沒想到,生意賠光了老本,五十一歲回到台灣復出拍戲,直到六十歲那年,突然意 識到,之前拼命工作,錢還不是賠光,都沒享受到。

我開始享受生活,每年出國旅行。我喜歡激的行程,像新疆沙 漠、青康藏高原,我知道現在不去,再過幾年,體力差了就去不成了。年輕時,個人是為了自在,到了我這個 年紀,個人除了自在,還怕成為小孩的包袱。很多銀髮族不是不想出門,而是怕出門還要被人照顧,像個無用 的人。獨居會讓自己變得「有用」。

現在,我每天打高爾夫球、泡三溫暖,我喜歡人多的地方,花卉展、電腦展我都去 看,中午就和打球的朋友一起熱熱鬧鬧吃飯,只不過,晚上個人吃飯,有些沒意思,天晚了,不如我們一起吃個飯,這 樣比較熱鬧。


比死還重要的事

● 季 ● 作家 ● 六十五歲 
● 獨居十四年 ● 台北市

19歲 就孤身北上,曾經連桌子也買不起,只能趴在床上寫作。
(季提供)

我十九歲開始寫小說,同輩的人現在大多不寫了,只剩我。會這麼執迷寫作,是因 為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二十多歲結婚後,發現先生滿嘴謊言,行為詭異,甚至有暴力傾向,原來他是對岸 派來的間諜,信仰左派,卻被逼著出賣同志,最後沉迷賭博。離婚後,他還是三番二次來要錢。

前夫的事對我打擊很大,我對人性充滿懷疑而且失望,連小說也寫不出來,一停就 停了幾十年。

離婚後他還是常打電話要我幫他處理雜務,我很怕接他的電話,那是一種心理壓 力,一直挑起心裡的不安。雖然,兒子結婚後我就獨居,但要說起來,真正的自由是二○○四年,前夫去世,我知道他終於不會打電話來了。

他死後,我開始蘊釀寫小說,急著把空白的那幾年補回來。我 現在的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寫東西,過程中沒辦法忍受有人坐在我旁邊,這是我獨居最大原因。可是肉體老了,乾眼症不能看太久的電腦, 坐骨神經痛,坐二個小時就得活動,這不是什麼壞事,它提醒我要趁著還能動,趕快把想寫的故事寫出來。

獨居的人最怕的就是個人死掉沒人知道,張愛玲獨自死去的那 年,我到上海採訪她的弟弟,他受到姐姐死亡的影響,一整天的房門都半掩,就怕哪天自己死了,會沒人知道。對我來說,這從來 不是我擔心的事,我最擔心的是,當我再也寫不出來的那天,有沒有把我想寫的故事都寫完了?

  前 夫像是一道牢籠影響了季的人生,前夫死後,她開始走出陰影,重新創作

 

如果這封信讓你的日子生輝,請別把 信留在自家。以微笑把歡樂繼續傳播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 秜涓 的頭像
    吳 秜涓

    吳 秜涓的部落格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