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陳水扁更應該多想一秒鐘
因此他的心情很不好,罵遍了美國、中共、在野黨及媒體。這也難怪,在可能是任內最後一次的出訪當中,想要藉著去中美洲的路徑,希望美國給一個比較像樣的過境接待,卻連機門都不讓邁出。想要藉中美洲幾個友邦的高峰會獲得「入聯」的支持,卻不但未獲通過,連聯合公報都不讓列入;而本應由國家元首參加的高峰會有的以副元首應付,有的甚至祇派外交部次長充數。
陳水扁更應該多想一秒鐘 ‧新新聞 2007/08/30陳水扁在任七年多,出訪十三次,除了上次「迷航之旅」釀成國際笑話,就屬這次最「糗」。「迷航之旅」即使好笑,還想方設法一路聯繫居停,多少突破了障礙,顯得迷而不失。
【文/周天瑞】陳水扁怎麼可以認為,批評他就等於反台灣一切的外交作為;批評他就等於要跟老美、老共做同路人?這是啥個邏輯? 陳水扁在任七年多,出訪十三次,除了上次「迷航之旅」釀成國際笑話,就屬這次最「糗」。「迷航之旅」即使好笑,還想方設法一路聯繫居停,多少突破了障礙,顯得迷而不失。但這一次想要達成的目的幾乎一個都沒達成,飛航的目標雖然清楚,銀子也撒了不少,出訪的結果反而迷失。
阿扁結束薩爾瓦多訪問前一晚,對隨行媒體記者開講,接近2小時的記者會,左批在野黨、美國、中國大陸;右打媒體。在境外大發牢騷像是「潑婦罵街」。一次不如一次的出訪「成果」,陳水扁終於要面對「究竟是台灣的國際處境不好還是陳水扁的國際處境不好?」的問題。他哪肯承認後面這個事實,當然在前面的那個因素上大作文章,並大肆批判各方,來轉移大家對真相的感受,越是這樣越顯得氣急敗壞。他教訓媒體「下筆前多想一秒鐘」,似乎媒體多想一秒鐘,就會因為想到台灣的國際處境而支持他的外交作為了。
阿扁此次出訪中美洲,在會見宏都拉斯總統賽拉亞後,當地媒體刊出之時事諷刺漫畫。天底下哪有皆如他意之事?媒體豈都是不明事理之輩?莫說多想一秒鐘,就算多想一萬秒鐘,媒體也不致看不清台灣困難的外交處境,就祇為了批評他。陳水扁怎麼可以認為,批評他就等於反台灣一切的外交作為;批評他就等於要跟老美、老共做同路人?這是啥個邏輯?反過來媒體倒要問陳水扁,為什麼你不多想一秒鐘,一秒鐘就好,你這樣任性的作法,是更增加台灣的外交空間,還是硬把台灣往外交的死胡同裡推?是累積台灣的生存資源,還是葬送台灣的滋養活水?你說國民黨過去這麼幹,如果再執政也會同樣這麼幹;我卻可以說,即便謝長廷、蘇貞昌當總統,都不會像你這種幹法。誰說你的幹法就是變無可變的唯一經典?否則視野、智慧、能力、手法,豈不統統成了廢話?
阿扁形容他與奧蒂嘉的關係很特殊,好像在談戀愛,只有談戀愛才會這樣,聊到半夜還沒完,本想找奧蒂嘉到飯店再繼續,後來是擔心奧蒂嘉夫人抗議才作罷。這一次的出訪,不祇是出訪的目的沒有達成,竟然連在高峰會致詞時都被半途消音,之後又在聯合記者會的答問上,不但遭到打斷,還讓地主國不准台灣媒體依約繼續提問。全世界有這樣胡搞的高峰會嗎?全世界有這樣蠻橫的地主國嗎?顯然,人家根本沒有把這個高峰會當回事--參與成員階層不整齊、與會時間不一致、開會程序不講究、外交禮儀無所謂、會議內容瞎應付、媒體採訪不尊重……,嘈雜混亂兼而有之,無非告訴你,祇要來送錢就好!這一切彷彿皆在陳水扁的意料之外,不但令他當場傻眼,抿嘴以對,未嘗以貴賓之身吭一聲,還勞動他以元首之尊,跑到新聞中心向隨團記者致歉。真正的目的,竟是幫著地主國緩頰,表現了對他們的無限體諒,說多奇怪就有多奇怪!
![]()
![]()
一個呂秀蓮說得對:「峰會開成這樣,總有人該負責!」她指的是,駐外人員與隨行官員沒有安排好細節,沒有掌握好狀況,也沒有積極爭取地主國事後應有的表達。![]()
呂秀蓮說得對:「峰會開成這樣,總有人該負責!」她指的是,駐外人員與隨行官員沒有安排好細節,沒有掌握好狀況,也沒有積極爭取地主國事後應有的表達。這樣的指責,的確任憑有關人員如何解釋,恐都難以自圓其說。但是,不也紮紮實實說出了大家共有的心情:這一趟陳水扁隨隨便便去開了一場所謂的「高峰會」麼?這就是陳水扁的「畢業旅行」,這就是陳水扁要留在歷史上的兩任紀錄。如此之不堪,若說這就是台灣任何人執政都逃不過的宿命,我還真不願意相信!詳細內容,請見新新聞周報第1069期
新新聞》陳水扁更應該多想一秒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