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Janet瘋澎湖 吃仙人掌冰超「刺」激 |
| ||
瞇著眼、咂著嘴、冰鎮著心,「酸甘甜啊酸甘甜~」這就是仙人掌冰的滋味。哪裡吃?何處摘?怎麼做?不怕刺的跟咱們前進澎湖! 炎夏來臨,澎湖旅遊旺季又到,這次不玩水,不賞燕鷗,要玩點特別的。來自旅遊生活頻道「瘋台灣」的氣質美女主持人Janet親自帶路,帶你去看看澎湖人怎麼把窮山惡水的仙人掌和文石變成生財金礦。 【2007/06/27 快活周報】
|
吃仙人掌冰》第1站/通樑易家吃仙人掌冰 |
| ||
在澎湖馬公鎮上,到處可看到賣仙人掌冰棒的招牌,酷熱夏天來上一枝,酸酸甜甜的冰涼口味,暑氣全消!聽當地人說,要吃道地的仙人掌冰,只有到通樑易家,要玩得道地,一樣不能錯過易家。 易家仙人掌冰原本只是跨海大橋邊一個小攤子,因為料真價廉,在通樑一做十幾年,深受當地人喜愛;前幾年經名導吳念真推薦後,更是聲名大噪,成為跨海大橋的名產之一。5年前搬到跨海大橋和通樑古榕中間的現址,夏天最盛時一天可賣出上千枝。 要了解仙人掌冰好吃在哪裡,得先從澎湖海濱到處可見的野生仙人掌談起。 有「仙人掌王子」之稱的易家第二代易英信,特別陪著Janet一起拜訪野生仙人掌,揭開仙人掌冰好吃的祕訣。 ●易家仙人掌冰 【2007/06/27 快活周報】
|
吃仙人掌冰》第2站/橫礁海灘採仙人掌 |
| |||||||
與通樑隔著一道跨海大橋的橫礁海灘,長著一大片野生仙人掌,這裡是易家仙人掌冰的原料來源之一。 因為仙人掌群落常長得又高又大,又長滿了刺,摘仙人掌可是一門學問。首先得判斷果實熟了沒,再用特殊的工具摘採,採時要特別小心,仙人掌除了大的刺以外,還有很多細如毛髮的小刺,一不小心就會被刺傷。 仙人掌王子說,一般人以為仙人掌果實熟了會變紅,所以都採紅的,其實紅的果實未必甜,反而偏酸。 ●澎湖仙人掌的身世 【2007/06/27 快活周報】
|
吃仙人掌冰》第3站/回易家學做仙人掌冰 |
| |||||||
做仙人掌冰一點都不難,只要把仙人掌果實洗乾淨,去皮,把果肉打成漿,再與冰塊、芋頭、冰淇淋等混合就好了。 說來簡單,但處理過程需要相當的經驗,尤其仙人掌果實在摘下後要先剪去大刺,剝皮,挖掉裡面的三角刺,所有果實都要處理得很乾淨,這可是一道大工程;Janet在處理過程中就被刺得滿手傷,也難怪易家的仙人掌冰生意很少人搶。 【順便吃】榕園小吃部 就開在易家仙人掌冰旁邊,外表簡陋並不起眼,其實是一家物美價廉的海鮮餐廳,開業已超過20年,在通樑一帶很受當地人歡迎。店裡的清燙小卷、海膽炒蛋、酸菜魚等,都是老饕最愛,到跨海大橋、通樑遊玩時可別錯過。 .地址: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177-2號 【2007/06/27 快活周報】
|
玩石》第1站/將軍嶼文石產地揭秘遊 |
| ||
澎湖文石雖已禁採十幾年,市面上那麼多不同顏色、紋路的文石,如何辨真偽與挑選?達人說,有長眼睛的比較貴喔! 自十幾年前禁採之後,澎湖文石這種稀有礦石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不但坊間亂炒一通,更出現不少人工灌造的假貨。Janet吃過仙人掌冰,來到將軍嶼,與當地著名的第三代文石師傅陳正助,帶我們探訪文石的產地和磨製過程,來一趟揭秘之旅。 文石產地將軍嶼 澎湖很多地方產文石,但內行人都知道,來自將軍嶼的文石品質最好、紋路最美。此地傳統文石產區在島的東方、靠近帆船嶼一帶,這裡因為柱狀玄武岩十分發達,下層的多孔狀玄武岩裡,孕育了色澤繽紛的文石。 早年島上居民不知它的珍貴,只有少數人(陳正助的阿公)用撿拾的方式開採,磨一磨拿到馬公賣;一直到日本人來了以後大舉開採,澎湖文石才在外頭打響名號。 陳師傅說,文石已在十幾年前禁採,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大多是禁採前留下的原石所磨製的,有時政府做一些工程,也會挖出一點原石,但當地人只能用撿的,不能用工具去挖。至於怎麼撿,怎麼判斷裡面有文石?全憑經驗和眼力了。 ●如何選購文石? 文石的價格差異甚大,讓人有不知從何買起的困惑。陳師傅說,除非是想收藏,不然一般遊客買紀念品,找顆單章或藏書章就可以了;這些章大多是用含有文石的玄武岩做成,上頭文石雖然只有一點點,但每一顆都是獨一無二的;文石藏書章的價格約在200至600元之間,視上面文石的品質而定。 品質好一點的會被琢磨成項鍊墜子、胸針等純文石飾品,價格視大小和文石顏色、紋路而定。一般來說,顏色深的比較貴,乳白色、藍白色等是最便宜的,綠、黃、紅色價格會較高。 將軍嶼產的文石有不少有同心圓紋路,行家叫作「眼」。文石眼是行家收藏的對象,萬中選一,當然比較貴,一顆從數千到數萬元都有。 【交通資訊】 【2007/06/27 快活周報】
|
玩石》第2站/將軍嶼陳師傅老家 |
| ||||||
將軍嶼不大,全島走遍花不到2小時。陳師傅的老家位在離港邊不遠的村子裡,二層樓的石造建築,仍看得出昔日陳家靠文石致富的風光歲月。陳師傅也特別在這裡示範了打磨文石的絕技,一塊毫不起眼的石頭,經過不到半小時的敲鑿、打磨,裡面的美麗紋路已呼之欲出。 【2007/06/27 快活周報】
|
玩石》第3站/馬公石韞文石陳列館 |
| ||||||
看完文石的原生地,以及磨製過程,一定要到馬公街上的石韞文石陳列館參觀一下。這裡收藏了陳家四代百年來最好的文石作品,二樓的展示館中,很多是陳師傅從早年阿公、父親手上傳下來的原石中,花了數十年功夫打磨出來的精品,目前已傳給第四代的陳年足。 ●石韞文石陳列館 【2007/06/27 快活周報】
|
推薦住》邂逅民宿旺季一房難求 |
| ||
位於改建後的老街,距馬公鬧區僅數步之遙,女主人十分熱情好客,隨時為客人提供行程安排和消費建議,每到旺季常常一房難求。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18號 【2007/06/27 快活周報】
|
推薦吃》長進海鮮餐廳口味道地 |
| ||||||
馬公市人氣最旺的海鮮餐廳,老闆娘會主動推薦招牌菜及當天新鮮食材,但不會強迫推銷高價的龍蝦、石斑等海鮮,口味也很道地。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民族路9號 【2007/06/27 快活周報】
|
Janet瘋旅行 來自阿嬤遺傳 |
| ||
常在電視上看到長髮飄逸的Janet,溫柔卻堅毅獨立的形象,帶領觀眾探遊台灣美麗的地方,對她來說,旅行不只是玩樂,還有更多的成長與分享。 從美洲到亞洲 不只是玩樂 近一年在旅遊生活頻道「瘋台灣」節目中急速竄紅的主持人Janet,跟著節目走遍台灣大街小巷,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旅行專家。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旅行不只是Janet的工作,也是她的最愛。因為熱愛旅行,她早在16歲的稚齡,就曾經隻身前往厄瓜多當義工,20歲到阿根廷留學一年,接著又到印度參加醫療隊、到尼泊爾自助旅行,到目前為止,足跡已經踏過全球三十幾個國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旅遊達人。 從阿嬤到姊姊 一家都愛玩 Janet的旅遊基因其來有自,她的雙親都熱愛旅遊,當年就是在美國留學時相識結緣;而從小帶她長大的阿嬤,更是位喜歡趴趴走的前衛女性,30歲就自己跑到非洲當義工;她唯一的姊姊比她更愛玩,目前在兩姊妹的旅遊地圖上,Janet玩過的國家還比姊姊略遜一籌。 可能就是這種旅遊基因作怪,Janet再回到德州上醫學院時,覺得跟周圍封閉沈悶的氣氛格格不入,所以才決定棄醫回台,投入旅遊生活頻道的主持工作。 車票、餅乾紙 最好的紀念品 Janet經常旅行,本來以為她會有一大堆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紀念品,結果並沒有。Janet說,她不喜歡買東西,旅途中最好的紀念品就是回憶,還有那一張張的車票、機票、門票、收據,Janet喜歡把這些零碎的小東西收集起來,貼在一本小本子上,甚至在當地吃過的餅乾包裝紙,她都會一一貼好,做為一趟旅行的紀念。 行李很簡單 不當旅途負擔 至於行李,她也很簡單。Janet的打包方法就是找出想帶的東西,然後拿掉一半,因為多年的旅行經驗告訴她,很多東西根本用不到,帶著只是為了心安,卻會增加不少麻煩。不過因為她的體質比較敏感,又容易曬黑,所以除了簡單的化妝品和保養品外,防蟲液、防曬乳是必備用品。筆記本和書也是不可或缺的旅伴。 ●你知道的Janet ●你可能不知道的Janet 【2007/06/27 快活周報】
|
快活側記》自然不做作人氣最旺的旅遊達人 |
| ||
從小在美國生長的Janet,從當初返台時一句國語都聽不懂(在家裡只跟阿嬤講台語),到現在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用中文書寫心得,朋友都覺得她進步很多,雖然她偶爾還是會「突槌」,把「拍片」說成「排便」,在出外景時還跟訪問的老伯說:「那我們快點去炒飯吧! 」把工作人員笑到不行。 但也正是這種似懂非懂的中文程度,讓她在主持「瘋台灣」時毫不做作,完全沒有本地主持人的老套和世故。 一年多來,Janet像個好奇的孩子似的,走遍台灣各個角落,一點一滴認識爸、媽、阿嬤口中描述的故鄉,許多本地觀眾透過她的老外眼光去看台灣,突然發現台灣原來有那麼多新鮮、有趣的事物。而她純真、自然的主持風格也迅速虜獲每個觀眾的心,讓她成為旅遊生活頻道人氣最旺的旅遊達人。 【2007/06/27 快活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