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花蓮行,我們又再度來到了林田山。
不曉得是否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到了一個從未來過的地方,但是卻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好像以前曾經來過這兒…
這就是二年前我對林田山第一眼的感覺。
這次同樣沿著台9線,看到林田山的指標右轉之後,卻找不到上次的那塊斑駁的路牌(也許是上次颱風刮倒了?)
只好又繼續順著路開,還好沒多久,又看到新的指標了。
不同的是,上次的路將我們帶到山上一間國小的司令台廣場,這次的路則是帶我們到林田山的停車場。
▼廢棄的運木軌道
看到這張,就想到當時拍照的尷尬情境,
我趴在軌道上取景,因為超廣角的12mm端的入鏡範圍很廣,所以我跟Steven說,可以退後一點嗎?
Steven退了好幾步,但是還在鏡頭範圍內,於是我說:「我還是看得到你耶~再退一點啦!」,重覆了2~3次之後,
拍完照站起來,發現正前方站了一對情侶,用著疑惑、納悶、害羞的口氣問:「我們是不是該離開鐵軌讓你拍照?」
XD…真是Orz,我竟然完全沒注意到前方有人,而且害他們以為我是在趕他們…真是對他們太失禮了。
感謝你們的入鏡,豐富了這張相片。^^
不曉得是否你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到了一個從未來過的地方,但是卻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好像以前曾經來過這兒…
這就是二年前我對林田山第一眼的感覺。
這次同樣沿著台9線,看到林田山的指標右轉之後,卻找不到上次的那塊斑駁的路牌(也許是上次颱風刮倒了?)
只好又繼續順著路開,還好沒多久,又看到新的指標了。
不同的是,上次的路將我們帶到山上一間國小的司令台廣場,這次的路則是帶我們到林田山的停車場。
▼廢棄的運木軌道
看到這張,就想到當時拍照的尷尬情境,
我趴在軌道上取景,因為超廣角的12mm端的入鏡範圍很廣,所以我跟Steven說,可以退後一點嗎?
Steven退了好幾步,但是還在鏡頭範圍內,於是我說:「我還是看得到你耶~再退一點啦!」,重覆了2~3次之後,
拍完照站起來,發現正前方站了一對情侶,用著疑惑、納悶、害羞的口氣問:「我們是不是該離開鐵軌讓你拍照?」
XD…真是Orz,我竟然完全沒注意到前方有人,而且害他們以為我是在趕他們…真是對他們太失禮了。
感謝你們的入鏡,豐富了這張相片。^^
▼日式風格的路燈
林田山雖然已經失去往日的風采,但對於住在這兒的人們,
那份眷戀的感情,就像房子般的根深蒂固,無法輕易連根拔除,
這應該也是少數居民不願搬離的原因吧?
那份眷戀的感情,就像房子般的根深蒂固,無法輕易連根拔除,
這應該也是少數居民不願搬離的原因吧?
▼沒開的展示館,和我們上次進去的似乎不是同一間…
這兒的屋舍結構以杉木、檜木為主,地板多抬高2尺5寸或3尺,以利通風及保持乾燥。
此外,因杉木取得容易,故以杉木板重疊釘在外牆以防雨水的「雨淋板」亦普遍出現在屋舍建築中。(資料來源:林田山園區"建築智慧"簡介)
這兒的屋舍結構以杉木、檜木為主,地板多抬高2尺5寸或3尺,以利通風及保持乾燥。
此外,因杉木取得容易,故以杉木板重疊釘在外牆以防雨水的「雨淋板」亦普遍出現在屋舍建築中。(資料來源:林田山園區"建築智慧"簡介)
▼居家生活館的絲瓜棚
這戶門口掛著「居家生活館」的標示,不曉得真正的功用是什麼?
不過,顯而易見的,這戶住家對於園藝生活非常的有心得,棚架上結實壘壘的絲瓜們,顆顆都長得很健壯唷!
這戶門口掛著「居家生活館」的標示,不曉得真正的功用是什麼?
不過,顯而易見的,這戶住家對於園藝生活非常的有心得,棚架上結實壘壘的絲瓜們,顆顆都長得很健壯唷!
▼微雨的山城
二次來林田山,很幸運的都遇到雨天,
淡淡的哀愁感,瀰漫在飄雨的林田山…
這兒和九份一樣,是個適合雨天的小山城。
二次來林田山,很幸運的都遇到雨天,
淡淡的哀愁感,瀰漫在飄雨的林田山…
這兒和九份一樣,是個適合雨天的小山城。
▼一小段架高的軌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林田山社區咖啡館
由林場宿舍改建而成的咖啡館,因為時間因素,我們沒有入內,這樣也好,給自己一個再訪林田山的好理由。^^
由林場宿舍改建而成的咖啡館,因為時間因素,我們沒有入內,這樣也好,給自己一個再訪林田山的好理由。^^
風動?還是鈴動?
都不是…
是我的心,
為你而動…
都不是…
是我的心,
為你而動…
▼隱沒在樹叢中的藍色木屋
▼走上石階,從高處拍的藍色木屋
似乎仍有人居住,因為裡面曬了一件棉被
似乎仍有人居住,因為裡面曬了一件棉被
綠草叢生的小徑,年久失修的水管,
這張相片讓我想到神隱少女的劇情,
如果走到路的那一端,會不會像電影中的千尋走過隧道那樣,
也許會看到林田山全盛時期,人聲鼎沸的市集,歌舞喧嘩的場面呢!
這張相片讓我想到神隱少女的劇情,
如果走到路的那一端,會不會像電影中的千尋走過隧道那樣,
也許會看到林田山全盛時期,人聲鼎沸的市集,歌舞喧嘩的場面呢!
▼展示著林田山攝影作品及昔日紀錄照片的中山堂,這兒聽說是以前放映電影,林田山居民休閒的場所。
坐在長條椅,凝望著舞臺,嘗試著去想像林田山過往的流金歲月,
只是…
坐在長條椅,凝望著舞臺,嘗試著去想像林田山過往的流金歲月,
只是…
隨著這古老的放映機不再播放電影,
林田山的繁華也跟著安靜的停格了。
林田山的繁華也跟著安靜的停格了。
●林田山簡介:(ETtoday旅遊玩家)
林田山林場位在花蓮鳳林鎮森榮裏,日據時代因為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因此被稱為「森阪」,森阪意指「森林密植的斜坡」,日語發音就是「摩裏薩卡」。
聽說這裡以前是個繁榮的聚落,伐木最盛時,區內聚集了4、5百戶人家,2千多人口,並設有幼稚園、小學部、醫務室、福利社、米店、洗衣部、理燙髮部、消防隊,還有運木的小火車,放電影的中山堂等等設施。
在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終於洗盡鉛華、回歸自然,時過境遷,但林田山的美仍舊保留,由於景色與九份有類似之處,因此,林田山也有「花蓮的九份」之稱。
林田山林場位在花蓮鳳林鎮森榮裏,日據時代因為紅檜、扁柏等林業資源豐富,因此被稱為「森阪」,森阪意指「森林密植的斜坡」,日語發音就是「摩裏薩卡」。
聽說這裡以前是個繁榮的聚落,伐木最盛時,區內聚集了4、5百戶人家,2千多人口,並設有幼稚園、小學部、醫務室、福利社、米店、洗衣部、理燙髮部、消防隊,還有運木的小火車,放電影的中山堂等等設施。
在政府禁伐林木的政策後,林田山終於洗盡鉛華、回歸自然,時過境遷,但林田山的美仍舊保留,由於景色與九份有類似之處,因此,林田山也有「花蓮的九份」之稱。
●參觀資訊:(CTIN台灣旅遊聯盟)
地址: 花蓮縣鳳林鎮
營業(開放)時間: 每週二休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洽詢電話 03-8751703
服務設施: 免費提供遊客引導及解說服務凡機關、團體、學校等20人以上,80人以下,參觀日10天前提出申請(旅行社及遊覽等營利單位恕不接受申請)。
停車場: 有
地址: 花蓮縣鳳林鎮
營業(開放)時間: 每週二休館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洽詢電話 03-8751703
服務設施: 免費提供遊客引導及解說服務凡機關、團體、學校等20人以上,80人以下,參觀日10天前提出申請(旅行社及遊覽等營利單位恕不接受申請)。
停車場: 有
--------------------------------------------------------------------------
林田山 儉樸的味道 真是讓人喜歡~~
走慣各地之後 還是會喜歡回歸到這總味道的地方
走慣各地之後 還是會喜歡回歸到這總味道的地方
蠻喜歡[年久失修的水管]那張,
看著細水長流,彷彿時光也跟著一起消逝了...
昨日的繁華換來今日的遺忘,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吧!
看著細水長流,彷彿時光也跟著一起消逝了...
昨日的繁華換來今日的遺忘,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