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太陽的圓面照片攝於H-alpha波段。H-alpha波段是一個狹窄的紅色光波段。
這是太陽在紫外線波段的照片。攝於1996年。(ESA/NASA)
太陽極紫外輻射圖像
日珥_1979年12月19日nasa拍,它跨越太陽表面588,000千米
一架噴氣客機從巨大的太陽背景中飛過饀蒚hierry Lagault攝於法國巴黎近郊。
1994年發生的日全食,照片攝於智利。圖中可見因月球表面折射產生的貝麗珠
發生於1999年日全食。該照片攝於英國,當時天空中有陰雲。
2000年聖誕節當天發生的日食。由一位美國天文攝影愛好者拍攝 水星距太陽五千八百萬公裏,是太陽系中和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沒有衛星,它的體積在太陽系中列倒數第二位,僅比冥王星大。因為水星與太陽非常接近,所以它的白晝地表溫度可高達攝氏四百二十七度;而到晚上又驟降至攝氏零下一百七十三度。
美國水手10號探測器發回的近距離水星圖片。這是水星的一個半球,上北下南。
水星照片(彩色)
水星照片-側面圖
水星照片-近太陽 金星分別在早晨和黃昏出現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認為存在著兩顆這樣的行星,於是分別將它們稱為「晨星」和「昏星」。在英語中,金星--「維納斯」是古羅馬的女神,像征著愛情與美麗。而一直以來,金星都被捲曲的雲層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中。
這是美國宇航局水手10號探測器1974年拍攝的金星照片,顯示金星被濃厚的雲層包圍。
這是經計算機拼合而成的金星全球地表圖,使用了麥哲倫探測器1991年拍攝的多張金星雷達照片。
金星紫外照片
金星上最大的隕石坑Mead
Lakshmi Planum地區 地球(我們的家園) 地球這顆有著廣闊天空和藍色海洋的行星始終給人以堅實巨大的感覺。而在宇宙中,地球給人的印象卻並非如此:這個在一層薄薄而脆弱的大氣籠罩下的星球並不見得有多大。在太空中,地球的特徵是明顯的:漆黑的太空、藍色海洋、棕綠色的大塊陸地和白色的雲層。地球是太陽的從裡往外數第三顆行星,距太陽大約有 150000000 公裏。地球每 365.256 天繞太陽運行一圈,每 23.9345 小時自轉一圈。它的直徑為 12756 公裏,隻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裏。人們夢想能在太空中旅行,能欣賞宇宙的奇觀。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太空旅行者。我們的宇宙飛船是地球,飛行速度是每小時 108000 公裏。 這是伽利略木星探測器在1990年12月11日距地球150萬英裏時發回的地球照片。圖中可見印度次大陸和澳洲。(NASA)
太空看地球拍攝的照片,這張真彩照片顯示從上空35000公裏處看到的地球,陸地為南美洲與北美洲,圖片由兩個人造衛星的數據合成。
這是由伽利略探測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於1992年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NASA)
這是在美國國家宇航局EarthKAM(中學生瞭解地球知識--讓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安裝在航天飛機上的照相機對地球進行拍攝,然後再對傳輸回的照片進行分析研究)計劃「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量任務」中拍攝的地球照片,照片完成拍攝後僅幾小時,便通過互聯網傳送到美國各個中學教室
這是伽利略探測器1992年再次飛掠地球前往木星進行探測的途中,在距地球620萬公裏時將鏡頭調轉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NASA)
這是由伽利略探測器在前往木星的途中於1992年拍攝的地球與月球的合影。(NASA)
月球的偽彩色照片,由伽利略探測器提供
這是地球南極洲的照片,是由多張由伽利略探測器拍攝的照片拼合而成的。(NASA)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