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書籍館 :


一個人的老後:隨心所欲,享受單身熟齡生活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9784
 

目錄

top

【推薦序】女人都要不怕老後才好──老人問題其實是女人問題╱劉黎兒


【推薦序】一個人的老後,自己安排╱薇薇夫人


【前  言】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 

 

第一章  歡迎加入單身一族!
 人生到頭來,終究是一個人
  子孫承歡膝下才有幸福晚年?
 自願與非自願的獨居生活
 「兩個人」變成「一個人」
 一個人生活的選擇
 梅開二度的可能性
  誰說「一個人住很寂寞」?

第二章  如何選擇生活住居?
 要有「專屬」的住所 
 你住 在誰的房子裡? 
 獨居生活的房事問題
 老人公寓裡的自在晚年 
 都會區還是郊區?
 我要一處專屬小窩
  安定.安全.安心

第三章  如何維繫人際交往?
 一個人.兩個人.一群人
 用人 生經驗來交朋友 
 高科技下的人際關係
 有人陪你吃飯嗎?
 你被遺忘了嗎?
 孤獨也是重要伴侶

第四章  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活到老,還是錢最重要?
 資 深單身者的生活花費 
 心甘情願的意外支出
 誰負擔妳的晚年開銷? 
 銀髮族的理財頭腦
 光靠年金就能安享晚年?
 商業年金保險也是理財途徑

第五章  如何面對醫療照護?
 接受照護需要勇氣
 如坐針氈 的心情 
 受照護者的十大素養

第六章  如何劃下人生句點?
 妳的財產要留給誰?
 想遺留下 的東西
 不想遺留下的東西
 你想要的死亡方式是……? 
 孤獨死真的那麼恐怖嗎?
 生命中最後一場演出
 身 後的歸屬處

【後  記】樂在單身暮年╱上野千鶴子

top

推薦序(一)

女人都要不怕老後才好───老人問題其實是女人問題
旅日作家 劉黎兒

  《□□□□□□□老後》(一個人的老後)?書名乍看是單身女人的老後問題,其實是每個女人的問題,因 為不管有沒有結婚,女人壽命要比男人長得多。日本人以及台港華人女性都比男性平均長壽近六歲,因此女人要比男人更關心老後問題才行!這 也是上野千鶴子這本書在日本掀起熱賣風潮的原因,比起她的許多精深女性主義著作,影響都更重大。

  日本女人過去不關心政治、經濟問題,但現在她們發現高齡化問題就是女性問題,八十歲以上的 女性銀髮族是男性的兩倍,而且八成以上沒有配偶,女性必須自己一個人活下去。那些穿西裝的男人在討論的年金、後高齡醫療等問題,其實 都是女人自己的問題,因此不能讓男性政治家胡攪亂搞。作者所說「歐巴桑的世紀」已經來臨,女人必須自求多福,家裡的理財、住居等重大 計畫,不能再全部交給男人來操心,因為最後必須面對的也只有自己。

  已婚的女人到頭來還是會變成一個人;單身女人、離婚女人更是一個人。現代社會早已不是人人都必須結婚 的「皆婚社會」,女人一個人沒什麼不好,這就是當今流行的「一人?」。「一人?」在日本幾乎專指女人,成熟的女人享有自由 的獨處時間,可以單獨花用的錢較多,享受華服美食,也可以隨時出門旅行,比一頭栽進家庭的已婚女人,瀟灑自在而且優雅多了。不必計較 丈夫的薪水多寡或擔心子女升學,可以安心在公園曬太陽或讀書、看電影,跟朋友喝茶不用看錶,惦記著得回家煮飯。但女人一個人更要擔心 老後問題,雖然不需依賴男人守護,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後孤苦伶仃,沒伴又貧病交迫。因此,更需要確實做些準備。

  二○三○年時,日本人口預計約有三成為老人,將會面臨人類史無前例的超高齡化社會。但台灣 的高齡化其實進行得更快,在社會保障越來越不可靠的時代,每個人都得稍微花點腦筋,想想自己的未來。尤其是沒有配偶、孩子的單身女 性,更得多盤算,才會有光明的老後。雖然老後都是女人自我責任的說法有點殘酷,也是對自立能力差、沒元氣的人很冷漠的說法,但現實世 界裡,幾乎所有政府都是超級窮政府,要依賴政府已經不大可能,就像日本的年金眼看就要破產,人人只好準備自家年金。

  這個時代,自我實現比什麼都重要,女人安排生活的能力與生命的堅韌度比男人強多了,女人比 男人更不怕單身。而且單身者越來越多,似乎就連大家一起闖紅燈都沒關係。不過同種人越來越多,能想出的共同方策的確也會隨之增加,作 者在書裡就列舉了不少可行例子。

  日本女人基本上對於歐巴桑世紀的來臨都還滿樂觀的,即使年輕時不落單,但女人比男人長壽,最後還是得 回到單身時代。喪偶或熟年離婚,男人都會因此短壽,甚至少活十年,因為男人自活能力低。而女人老年喪偶反而延長許多年壽命,只 是若不好好安排、面對,小心成為經濟及朋友關係弱者;若無法安心快活度日,女人好不容易多出來的壽命反而會成為負擔。

  二十一世紀確實是歐巴桑的世紀,因此最近日本關於女人未來如何生活的討論非常熱烈,從住宅 問題到理財、接受護理照顧及遺產等死後的對應等等,至本書出版後更是到達巔峰。

  日本市場為因應這即將來臨的歐巴桑世紀,也陸續誕生了新商品,有專供單身女性居住的公寓社區問世,女 人與好友相約入住,到老都能互相依偎。也有人在鄉下山莊過著半自給自足的生活;有些地方政府則設有人們在沒有收入時,可以 房屋為抵押而調度到生活費的措施。也有幾十個女人自行搞年金制度,像是終生標會般,大家都出一筆錢當基金,對出資者終生支付利息到死 為止等。

 

當然,各大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也針對未來的歐巴桑世紀設計了女性防老的保險、信投商品,只 不過一定要先注意這些公司本身是否穩固。女人在規劃好自己的將來之前,不要先把自己的所有都交付給兄弟姊妹或最親愛的子女,剝 奪他們自力更生的活力,未來也會悽慘不堪。

  心理的部分也很重要。即使確保有住處、儲蓄,但未來只是一個人在陰冷的公寓裡喝茶、看電視未免太淒 涼,而且健康稍有差池,便很容易喪失鬥志與生存意志。因此,還是要有隨時互相連絡的親友、網絡才好,也能共有資訊;女人是 由於不孤獨,才比男人活得更有耐力、更愉快的。當然,女人隨著年紀增加也會增加更多魅力,不必太過焦慮,只要稍微注意些,就能永遠都 是可愛可親的人。而且不管已婚未婚,只要清楚認知老人問題就是女人問題,態度積極,就能安心享受比男人更多的福分!

推薦序(二)

一個人的老後,自己安排
知名專欄作家  薇薇夫人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到最後都是一個人。」真佩服上野千鶴子一針見血地道出人生真實結 局。當然站在M型社會頂端,家大業大的人,可能會在親族「環伺」下走到人生盡頭,但大多數人在大家庭互解以後,的確到頭來 就是只剩自己一個人,尤其在大都市裡。這句話提醒那些結過婚、有子女的人,不要把子女列為老後可以依靠的對象,應該像單身女人一樣,早 早規劃一個人的老年生活。

  這本書以女性為主要讀者,因為女人壽命平均比男性長。她統計日本六十五歲沒有另一半的高齡女性比例是 五十五%,喪偶者占四十六%,離婚占三.五%,未婚占三.三%,而男性沒有另一半的比例則為十七%,兩者相差甚遠。台灣或 全世界似乎也走向類似的發展,所以她說「二十一世紀是歐巴桑世紀」。

  長壽的歐巴桑們要如何處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當然是既不能靠子女,也不能靠配偶,而是要靠自己,就 各自的環境、能力、資源來規劃,並且以成熟的心態、開朗的心情,將一個人的生活安排妥當,才能好好享受這段多過男性的歲月。

  作者從第一章〈歡迎加入單身一族〉!開始,把單身會碰到的各類問題一一提出,再為讀者進一步分析、建 議。其中所列舉的實例,非常有趣。上野千鶴子女士提到所謂的「快樂寡婦」:「只要送走囉唆的丈夫……人生就有如再度染上春 天的色彩。

加上兒子對自己百依百順,儼然就像個掌握一家大權的皇太后……今天泡溫泉,明天逛街、看舞台劇……」但她 接著列出當「快樂寡婦的條件」,可就不是人人辦得到了。所以,成熟的人知道,生活要按自己的條件來安排,無論是居住場所、人際關係、 金錢等,都是生活中最實際的事務。

  無論多麼長壽,最終都得面臨死亡的到來,以及死亡前可能出現的病痛。「一睡不醒」的生命結 束方式絕不是人人都可遇到,而這也是老人們普遍憂慮甚或恐懼之事。作者認為死亡既是一定的結局,就要及早做準備,像寫遺囑、身 後事如何處理等,絕不能因為害怕就逃避。

  「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都不悲涼,全看妳如何安排生活,全看妳有沒有成熟健康的心理。

前言

樂在單身暮年
上野千鶴子

  生命旅程越長,越有可能只剩自己獨自走下去。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到最後都是一個人。

  女人最好能有此體認。

  現今少子高齡化社會下,大幅縮短了女性「與家人共處」的時間。就算已走入婚姻,但以平均壽命來看,丈 夫先過世的比例仍然很高。而且一般家庭只生養一、兩個小孩,而孩子們總有一天也會離家獨立。

  因此,女人的生存之道就不該只是放在「家人」身上,而是要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不是嗎?每 個人總有一天都得面臨獨自面對餘生的時刻,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因此,這時就輪到像我(我們)這種有經驗的單身一族來跟各位談談,如何面對單身生活。而本 書的目的就是和恢復單身的你一起享受「單身晚年生活」,來聽聽在這方面經驗豐富的前輩們所給予的寶貴意見。

  從前輩們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知道,獨自一個人的晚年生活其實並不可怕,甚至能以此累積豐富的 智慧與經驗。什麼「一個人很寂寞」、「老了沒人照顧」等種種負面訊息,早已是過時的說法。

  只是,要面對「單身晚年生活」,仍然得具備一定的技巧和基本配備,換句話說,就是因應生活 的軟體和硬體。關於硬體部分,指的是金錢、房子及各種參考書籍。雖然這方面很重要,但光是備妥硬體仍然不夠,我個人十分重視獨自生活 的智慧,也就是所謂的軟體部分。

  本書是為即將展開「單身暮年生活」的你,所準備的禮物。因為我過去也承蒙許多前輩的鼓勵,才能獨自走 到現在。歡迎加入單身一族的行列!

  自處女作以來,隔了許久才推出這本新作,全拜法研的超級能幹編輯?弘由美子小姐之賜, ADRIVE企劃室的武井真弓小姐也在工作上給予我莫大的協助。我們三個都是五十世代的「敗犬一族」,這份工作自然非我們三人組莫屬 ──已經送完父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自己也準備步入老年時期。「老媽,有我陪在妳身旁,真是太好了,是吧?」照顧臥病在床 的母親時,我曾對她老人家這麼說。「那輪到我需要照顧時,該怎麼辦呢?」同時心中也抹上一層不安。

  「等我老了該怎麼辦呢?」想想單身女性一路走來承受了多大威脅,因為世上充斥著太多關於老年生活的負 面訊息。在超高齡社會的趨勢下,所面臨的是長壽者「皆為單身一族」的時代,因此應該以樂觀的心面對獨居生活。

  之所以會感到不安,是因為不清楚對象和目的而引發的一種感受。只要消弭每個不安的因素,便能瞭解任何 事都能靠己身力量解決。若還是做不到的話,大可使出女人的最後武器,「拜託啦!幫個忙啦!」發揮嗲功就行了。

  什麼?那男人怎麼辦啊?這就不是我所能理解的範圍了。

  我想男人呀,當個讓女人疼愛、討人喜歡的男人,就對了。

內容連載

top
  • 內文1
  • 2
  • 3

§內文1

晚美人生悠活誌台灣熟齡生活資訊
別 冊 附 錄

非 賣 品
別 冊 附 錄
晚美人生悠活誌
台灣熟齡生活資訊


單身時代來臨         01
打敗長壽風險        02
打造退休桃花源       04
健康快活,暮年生活     06
住 得舒服,住得安心     09
活到老,學到老       10
單身熟齡也要出門走走    12
人生圓夢,銀髮族遊學去!  13
老年怕孤單,也怕錢不夠用   14
購屋前先精打細算      20
熱賣!年金保險與看護險   22
照護服務,貨比三家     24
重視醫療 保健,健康度晚年  28
妳的錢要留給誰?      30

第1‵5頁、13‵15頁、20‵23頁資料      提供


單身時代來臨
台灣三十~四十四歲的未婚男女超過一百萬人,數字相當驚人。超 高的離婚率,則是宣告即使是有婚姻關係的人,還是可能隨時變成單身。


在台灣社會中,有很多人以「一個人」的形態生活 著,這些人因為不同理由處於單身狀態,雖然是一個人,卻活得精采有質感。

若與世界各國相較,台灣三十五~三十九歲女 性,有二十三.二%是單身,僅次於法國的二十五.四%,獨身女性比率高居世界第二名。美國或香港都只有十四%左右的女性單 身。台灣衛生署曾做過一份調查,台灣女性不婚的比率高達二十四‧五%,幾乎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不想結婚。

此外,離婚率逐年上升,也迫使許多原本在婚姻中的人恢復單身。民國八十三年,台灣每年離婚對數只有三萬多對,到了九十三年上 升為六萬多對,足足增加了一倍之多,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離婚。以此計算,每年就有十二萬多人恢復單身。累計到去年為止,台灣離婚總 人口高達一百多萬人,數字相當驚人。

單身快樂7大祕訣
●喜歡自己,學會獨處。
●_固定運動、每週至少三次,注意飲食,保持身心健康。
●_培養嗜好或興趣,也可以重新學習,擴大社交生活圈。
●_至少有二、三位知心朋 友,可在妳心情低落時陪伴。
●_經濟獨立,做好理財規劃,特別加強看護險、醫療險與年金保險。
●雖然不婚,但是永遠不要放棄尋 找一個伴侶。
●感情難免大起大落,保持一比一的對等關係。


根據內政部統計,喪偶人口數 也有一百萬人之多。若加計其他年齡層的單身人口,台灣十五歲以上單身總人口數高達八四○萬人。

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之後,單身人口比率一定會增加,歐美更是如此,在某方面來說,這也代表每個個體可以更獨立自主。至 於超高的不婚與離婚率,則是宣告人們不再相信天長地久的愛情,即使是有婚姻關係的人,還是可能隨時變成單身。每個人在這個趨勢下,應 該去思考,如果有一天需要一個人過生活,如何才能過得更好。

在單身浪潮下,你做好準備了嗎?


打 敗長壽風險
在台灣,多數人仍未意識到長壽風險的存在,甚至有著逃避的想法,相信「我不會活那麼老!」這真是最阿Q的想法!

什麼是長壽風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Economic Research,NBER)在二○○六年八月針對老化提出的〈金融創新報告〉中,簡明扼要地定義:長壽風險就是活得太老,但儲蓄太 少、退休太早,以及花得太快。

大多數人雖然都會為退休積極投資理財,但是規劃的年限多半不長,完全沒有想過要是過了規劃年限, 還一直健康地活到百歲,原本的退休金規劃將會不敷使用,屆時該怎麼過沒有收入的退休生活?

但在台灣,大多數人仍未意識到長壽風險的存在,甚至有著逃避的想法,始終相信「我不會活那麼老!」

但是,這真是最阿Q 的想法!

在醫療進步下,人越活越長壽已經是趨勢。經建會預估,到二○五一年,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將增加到男性八十一.五歲,女 性到八十八.五歲,過去對於退休規劃只準備到八十歲的想法,必須有所改變。當人有機會活到九十歲、九十五歲。退休金就得再多準備十 年、十五年。

在國外,討論長壽風險已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想辦法,為不再工作的老年人爭取多一點收入,像德國就已通過〈老 年收入法案〉(Old Age Income Act),以減免稅收的方案,鼓勵民眾自願提撥退休基金,並限定投資在能支付年金,且年金發放只 能變多的基金或保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 秜涓 的頭像
    吳 秜涓

    吳 秜涓的部落格

    吳 秜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