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越來越頻繁地談及政治改革。此次訪美之際又借華文媒體和CNN來表達自己對政改的看法。但可能是話說得太多了,一旦觸及實質,就顯出本相,打起官腔來,全無往日憂心忡忡的表情。 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面對CNN主持人Fareed Zakaria坦率的詢問︰「一個在言論自由上有如此多限制,互聯網受到審查的國家,如何能成為一個強大而富有創造力的國家?」時,溫家寶回答,「其實你對中國的情況並不完全了解」,「我認為自由言論對任何國家都是不可或缺的,不管是對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來說。自由言論已經被寫入中國的憲法……」這種官腔,與外交部發言人,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官員的強辭奪理如出一轍。也難怪海外媒體,紛紛發出關於他談政改是「真情」還是「假意」的議論。溫家寶同時也被美國之音評論為「漠視外界指責北京打壓這類權利的批評」,就連BBC也發表評論,認為溫家寶CNN談政改只是為「歷史留名」。 這倒是引起了鄙人的興趣,溫家寶談政改,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若全面推動政改,雖然以一國總理個人之力的確有些勉為其難,但既然如此「鐘情」於政改,數次大談「政治不改革,經濟成果難為保持」,就算為了個人榮辱計,為了保住八年來那點來之不易的「經濟成果」,在他所主管的國務院,搞些力所能及的改革,哪怕是小一點的,也應當是力所能及的吧。 這些部門也都在溫家寶的直接領導之下,他難道不知道設立這些部門是為了什麼,難道不知道這些部門進一步擴充權能意味著什麼!溫家寶采取了哪怕一點點限制這些部門權力,保護網絡言論的措施了嗎?沒有。相反,我們看到的是,在新聞辦的操縱下,「寶寶粉絲團」的橫空出世,看到的是,在新聞辦的組織、操縱下,溫家寶有選擇地「與網友交流」。 溫家寶政府8年來,不僅沒有解決NGO的生存困境,約300萬家民間組織,真正能在民政部門正式登記通過的只有32萬家,還竟然關閉在民間有巨大影響的NGO,此舉對應於世界NGO發展潮流,對應於民間社會自組織趨勢,當然是一種倒退。此外,此事件也進一步將這八年來大學行政化的背景展露出來。至今北大關閉NGO與教育部、國務院之間是怎樣做出決定的,仍然是個迷。 任志強的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是西安立豐御海置業有限公司的幕後大老板。害得任志強不得不軟下來,一方面大喊「我是黨的兒子」,「沒有違規拿地」,用自己紅色子弟的身份保護自己,一方面馬上改口風,拍樓市新政的馬屁。結果此事也不了了之。到底是任志強非法拿地,還是有關部門欲加之罪,沒有下文。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原是溫家寶的副秘書長,僅僅是為了溫家寶的面子,國土資源部就使出這種近似恫嚇的非法治手段,捕風捉影地調查同樣也是中共國企老總的任志強。中國共產黨是以何團結號召其黨員的,此事倒也可管中窺豹。 |
- Oct 18 Mon 2010 00:10
屢談政改 溫家寶順應潮流還是倒行逆施?
屢談政改 溫家寶順應潮流還是倒行逆施?
屢談政改 溫家寶順應潮流還是倒行逆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